对话青年校友 聆听创业故事——纳视传媒CEO张锴
作者:杜圆圆/徐子仪 来源:温州商学院官微 时间:2020-04-23 15:00:00
投身校园活动 点燃创业热情
提起创业的萌芽,张锴说自己一入学就选择加入了团委学生会,大学的校园活动给了他非常大的实践空间和平台。与视频内容制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管理分院(现管理学院)职场先锋大赛。开赛在即,为了让开幕更加具有震撼力和吸引力,他和网宣部相关成员突破学校以往PPT的叙述方式,用剪辑视频来动态展现。现场的效果和反响大大超出预期,也一下子点燃了张锴视频制作的初心。
从拍摄到剪辑,张锴和小伙伴自掏腰包购买摄像机,从0基础到能单独承担视频制作,他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随着热情的日益高涨,相熟的搭档将学长的“蓝天DV”承接过来,并在学校的“浙商孵化园”孵育成立了“思源影视”工作室,张锴正式作为成员加入,张锴说:“创业初期的鼓励、实践和平台支持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很感谢学校当时提供了50平左右的场地,饮水思源,这样的一段经历让人难忘。”思源影视工作室成为了他后期公司创办的雏形。
脚踏实地 打造产品口碑
从学校到社会,从温州到杭州,2012年9月杭州纳视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至今已近8年,从刚开始的6人团队发展到公司已完成2轮融资,除杭州总部外还有位于山西的分公司和深圳的子公司等,一路走来亦是风雨兼程。张锴表示如何将自己的创业蛋糕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前期自身的定位和选择、团队成员的构成、合伙人的理念、目标市场的调研、起步资金的规划、风险的防范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切记好高骛远,随大流去追一些很高大上的项目,但同时如果至今无人去做的领域也需要三思而后行,因为可能里面存在较大的风险。”
严格要求自我,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客户,打下自己产品和服务的口碑,这是让创业果实长久新鲜的保鲜剂。在大学工作室时期,面对2000元的订单,张锴团队就会以3000-4000元的要求和规格去完成,以最快的速度的去满足客户的需求。“每一个客户都是潜在的宣传体和引流体,只有不断提升的优质服务才能逐步扩大并抓牢自己的客户群,才能不断创造机会,让活水涌动起来。”张锴说。
探寻机会 于实践中进行变革
对于我校目前正大力推进创业实践教育改革,张锴也表示极大的肯定和支持,张锴学长对直播前的同学们说,一定要把握好大学这个时段的实践机会,不仅仅是你未来的事业、团队、挚友、经验都会在这一起奋斗的岁月里诞生,“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孵化园里,创业的试错成本很低,并且会有很多老师或场地给你提供指导和平台,只要愿意尝试,你都能将脑海中的猜想理念落地生根。”张锴感慨,当步入社会后,往往容不得犯错,巨大的代价让很多人顾虑再三、望而却步。
历时45分钟,直播渐入尾声,屏幕上的弹幕刷得飞快,感想、提问、表白。最后,针对未来同学们的创业实践,张锴先生分享了几点经验,“坚定信念、紧随热点、标签清晰、创意为先,”张锴强调,“从借鉴到原创,要做属于自己的内容文化,其次就是一定要学会在过程中寻找机会,在实践中进行变革。”
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到学校的创业实践中,通过学长的创业历练让学生少走弯路,多些指引,多些勇气与创意,“让校友们面对面讲述大学创业故事,为同学们尽可能多的提供可复制的创业经验,继而通过‘做中学’的方式进行线下实战训练,来切实提升同学们的创业实践能力。”陈小玲表阐述开办“温商青年创业说”栏目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