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筱迪: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作者:陈虹希 李颖/文 来源:学生通讯社 时间:2014-11-21 08:45:00
【人物名片】钟筱迪,2009届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校曾担任管理分院学生会主席。就职于康奈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项目投资、品牌运作、终端渠道等,触角由国内逐步延伸到俄罗斯、法国、丹麦、越南。
古人云:“自立以树人之尊严,自信以扬人之精神,自励以磨人之意志,自警以示人之理智”钟筱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了这句古话。
美满家庭,为你遮风挡雨
父母,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说起父母,筱迪告诉记者,她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父亲的悉心指引和栽培。父亲,真的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在这五年里,父亲给了她很多帮助。不得不说,他是她人生的导师,带着她一步步从幼稚走向成熟。想必“父亲”这个词在每个女儿心里都有一个崇高的地位。作为女儿,筱迪也不例外,“即使我再优秀,这辈子我都无法超越我的父亲,他真的是个伟大的人。”她笑着摇摇头说。
家,可以延伸到很远很远,包容大千世界;家,可以绿树成荫,繁华似锦,围起一个小鸟的天堂。一个美好的婚姻家庭,也给筱迪带来无穷的力量。“一个女人最想要的不是事业有成,而是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我有个朋友曾经说,‘我不要家庭了,我就一心搞事业。’到现在她老大不小了,仍然是一个人。我就不赞同这个观点,我们应该学会转换角色,在公司就扮演好职场女性的角色,到了家里,那就做好作为妻子和母亲该做的事,在父母面前那就做一个好女儿,这才是对的状态。现在,我有两个儿子,他们是我工作的动力,我先生也很支持我的事业,父母就更不用说了,我很享受现在的状态。”家是避风港,为她遮风挡雨,家是后花园,让她春意满膺。说到家人,可以看得出,她是多么幸福与自豪。
培养能力,让你受益无穷
在大学期间,最令她难忘的是作为学生干部并成为学生会主席的那段时光。如今她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带领一个团队工作,和那段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公司,都要练就三种能力。一是沟通交流能力。从事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团队合作,并不是单打独斗就能够完成的。沟通能力强与弱直接关系到团队的凝聚力,要善于把自己的意见通过交流传递给周边的同事。要打造和形成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这样,事业才能越做越大,平台才会越来越广阔。二是综合分析能力,进入社会以后,我们将会面临许许多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冷静地去分析去把握。要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取之精髓,不断地利用社会资源为我所用。三是不断进取能力。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都将会遇到很多困难与曲折。但是不要灰心,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要以一种咬住青山不松口的气概,不要随便放弃,坚持走下去。多给自己机会,时间会证明一切。”
脚踏实地,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经历就是人生的硎石,生命的锋芒在磨砺中闪光。社会确实是一所广阔的大学堂,它有着取之不尽的“知识与财富”。经历了五年的社会生活,借此机会,学姐将自己的人生信条送给我们,并告诫我们“做人做事要谦虚、低调、内练、好学”。同时,还要牢记“多上山练功,少下山比武。”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社会经历的大学生们,她用了一个贴切的比喻,“在学校我们是大学生,到社会那就是小学生。”现在,有许多大学生一出校园就雄心勃勃,想干一番事业,给自己定位很高、目标很大。她觉得这不大现实,哪怕是“富二代”也不能一夜之间就接过上一代的伟业。她劝诫学弟学妹们还是先去企业或者单位锻炼一番,或者跟着父辈虚心学习。等到自己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去独立观察社会与分析市场,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去准确定位与把握自身时候,再去创业也不迟。羽毛丰满了再“单飞”。要相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明确目标,让你走得更远
有不怕吃苦的精神是好事,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要有一个确定清晰的目标。人的一生很漫长,在事业发展道路上一定要有长期的、短期的工作目标。社会发展趋势是千变万化的,要不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阶段性的工作计划。如果在这一方面做的比较科学与合理,就容易实现“华丽转身”。否则,事业平台就会越走越窄;反之,发展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宽。学姐告诉我们她是从普通的销售业务做起,逐步向终端渠道品牌运作项目投资、资本经营跨越,就是因为长期树立明确的目标。有目标才能有目的性的完美主义。每个人未来要走的路不同,所以每个人的目标也不同,因此要规划好清晰明确的目标。
不忘初心,感恩母校栽培
每个人每一天都在谱写着属于自己的生活篇章。或欢喜,或悲哀。酸甜苦辣。人生百态,各有各的绚丽辉煌。钟筱迪,我们可爱的学姐,她用她的优秀的成绩告诉我们,怎样去谱写大学生活,最后,她还特意感谢了母校曾经的团委书记董磊磊老师,她说董老师是她人生的伯乐,她永远不会忘记恩师对自己大学期间的帮助与培养,让她在大学里找到自己的方向与目标,锻炼了实践能力,提高了职场的适应力。深厚的母校情节让她很感谢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给她提供学习成长的机会,她说“不管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我的母校是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我要努力成为让母校骄傲与自豪的学生。”她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