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总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友总会动态

节日节气 | 今日柴门又冬至,野梅花下独沉吟。

作者:许歆愿  来源:校友工作办公室 时间:2022-12-22 08:35:00 

28.jpg

12月22日5时48分,迎来“冬至”节气!

这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漫漫长夜后,我们一起静待春风吧。


节日名片

1.jpg

中文名:冬至

外文名:Winter Solstice

别名:冬节、日短至、亚岁

代表寓意:寒冷的冬天来临。

公历时间:公历12月21日-12月23日交节

节气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农事活动:兴修水利、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

传统习俗:画九、吃汤圆、吃饺子

节气诗篇

2.jpg

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3.jpg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4.jpg

至节即事

元·马臻

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

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


节日物候

5.jpg

蚯蚓结丨传说蚯蚓是阴屈阳伸的生物,冬至时阳气虽已开始萌动,但阴气仍然控制大局,土中的蚯蚓感阴气大盛而仍然蜷缩着身体。


6.jpg

麋角解丨古人认为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麋因角朝后生,所以为阴,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7.jpg

水泉动丨由于阳气初生,所以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有一丝温热。


节气习俗

北方饺子,南方擂圆

8.jpg

前者以河南为例,“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对吃饺子的俗称。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还乡时适逢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他看见乡亲们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非常难过,就叫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施舍给百姓。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吃饺子的习俗,连带还有“不吃饺子掉耳朵”的说法。

9.jpg

后者以浙江为例。冬至时,浙江人好吃“冬至圆”。在台州,擂圆是重头戏,“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擂圆是用糯米粉做的,先把糯米粉和温水揉成面团,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圆子揉圆,煮熟后放在豆黄粉里滚拌,因为这个过程方言叫“擂”,所以冬至圆起名叫“擂圆”,而豆黄粉是用黄豆炒熟后磨成粉再拌入红糖,味道香甜浓郁,配上糯米圆的细腻糯软,令人食欲大增。


画梅数九,诗意消寒

10.jpg

冬至日起,就算进“九”了,在冬至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图”。从冬至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八十一天后冬天就过去了。

11.jpg

“画九”中的梅花消寒图则比较浪漫和美观,称为素梅图。就是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有九个花瓣,共九九八十一瓣,或者八十一朵小小的梅花,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每过一天就用红笔或黑笔涂染一个花瓣或一朵,花瓣尽而九九出,九尽春深,冬去春来。染完的素梅不但十分好看,而且犹如一幅精心构思、技法独特的梅花图。古时百官在冬至日上朝毕后,互拜礼仪时还会素梅“九九消寒图”相互雅赠。


上坟祭祖,结算

12.jpg

冬至大如年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祭祖。南方如泉州习俗,冬至出门在外者,都尽可能回乡过节谒祖。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祭祖,合称春冬二祭,十分严格,参加者虔诚之至。在安徽桐城,冬至节上祖坟烧纸钱祭祖,并在这天修坟整墓。在上海金山,冬至这一天过去有落葬、烧小孩棺材之俗,今则演变为骨灰盒落葬等。杭州、湖州也都要扫墓。

校友办 电话:0577-89888854 邮箱:xyw@wzbc.edu.cn 浙ICP备10043655号

温州商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 Wenzhou Business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