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
作者:林希菡 来源: 时间:2025-02-02 11:50:00
正月初五,又称“大年初五”,根据古人的“主示日”概念,初五这天被称为“马日”。又因民间信仰,春节期间的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破五节”。正月初五是春节期间重要的节点。也是中国农历一年之中的第五天。“送财神”“接财神”“祭财神”是春节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众追求、向往富裕生活的重要表达,也是营造春节喜庆气氛的一种活动。其中正月初五“接财神”习俗是主要内容。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爷的生日,所以很多人家春节之前就置办好供品等到初五为财神贺寿。有“送穷”“迎财神”双重风俗的地方,初五一大早先打扫卫生“送穷”,然后打开大门,燃放爆竹烧香“迎财神”。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移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中国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中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正月初五这天,中国北方民间流行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儿嘴”。因为,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着一下地将饺子的边沿捏在一起。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的谗言。而且,这一天一定要吃饱,俗称“填穷坑”,在这一天吃饱,预示着新的一年再不会受穷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