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作者:任泽楠 来源: 时间:2025-02-04 09:00:00
正月初七,又称“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 正月初七“人日”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东方朔的《占书》,书中提及除“人日”外,还有六畜与五谷之日,通过占卜祈求全年人丁兴旺、六畜繁盛、五谷丰收,此时尚未形成显著节日特征。至晋朝,兴起剪彩为人形的“人胜”习俗,南朝梁时,“人日”转变为“人胜节”,与占卜脱离关联,并增添了吃七种菜羹、贴人胜、登高赋诗等庆祝活动。唐朝,“人胜节”盛况空前,皇帝常宴请群臣。宋朝以后,“人胜节”逐渐衰落,鲜少被文学作品提及,“正月初七(人日)”也淡出公众视野。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重要节日之一,拥有至少二千年以上的历史。正月初七(人日)的核心思想,即祈愿人民安康、社会和谐。
正月初七 1 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人日节时,汉族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是日,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 2 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农村哪一户欠一两件菜,在地里采他人一二株菜凑成七件,没人说他是贼。 3 大部分地方在正月初七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
正月初七 人日立春 唐·卢仝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 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