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04 | 叶卓彦: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作者:沈欣潼 来源:校友工作办公室 时间:2023-01-19 15:40:00
校友名片
叶卓彦 ,2021届毕业生,曾就读于温州商学院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现为浙江省“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者。
2023年1月17日,温州商学院校学生会校友联络服务中心对叶卓彦学姐进行了一次线上采访。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有时候,一句话也许就能震人心魄。当问到叶卓彦学姐“为什么选择三支一扶?”的时候,她只说了一句话:“用一两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一生难忘的事情。”——寥寥数语,却字字掷地有声。
据叶卓彦学姐介绍,三支一扶一般是选拔、招募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志愿者到我省山区、海岛、边远地区的基层工作,主要从事支教、支农(水利)、支医、帮扶乡村振兴等相关领域服务。而在这个过程中,从自愿报名、面试、体检到录用、培训上岗,她遇见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行者,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在这些同行者的影响下,她开始一丝不苟地完成志愿者工作,也开始为他人带去丝丝缕缕的温暖。
她说:“有幸被照亮,也希望成为一束光。”
“天下一家,守土有责”
长达三年的疫情管控终于落下帷幕,可是疫情远没有结束。曾经,为了让更多人在茫茫黑夜中看到曙光,有些人便把自己化为了点滴微光,照亮一隅。而叶卓彦学姐也是这点滴微光中的一员,她回忆起在基层抗疫时的场景:
“2022年4月,金华市婺城区疫情爆发的时候,我有幸参与高速卡口的执勤任务,戴着防护面罩、穿着防护服,真正参与到这个关于‘我们’的故事。‘大白们’穿着防护服,做着一轮又一轮的核酸;防疫工作人员扯着沙哑的嗓子,不停地喊着:请提前准备好健康码,打开行程码,保持一米距离;货车司机为了生计在不断奔波……我当时深刻体会到了抗疫文案中所说的:世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替身而出的凡人!”
致敬所有的逆行者!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
毕业后阔别母校,叶卓彦学姐便投入到了三支一扶的工作之中。纵然三支一扶有许多好处,但在整个过程中最可贵的,是这些工作对人的磨炼。只有不断磨炼,才能不断前行。在三支一扶的工作中,叶卓彦学姐深刻体会到——心态,是决定个人能力的重要因素,用逆境磨练使自己,才会让自己更成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过海啸的海燕,才能高昂飞翔。
当然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磨炼也是如此。叶卓彦学姐建议,在大学期间,我们后辈也应积极寻找磨炼自己的机会。每一个人生阶段,都必须主动学习、有意识的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只有自己强大了,世界才会对你和颜悦色。这些能力终将会帮助大家将来在步入社会时更好地适应社会,成就无可替代的自己。哪怕遇到困难也不要气馁,人生不就是这样,经历过一次次考验才能成长,哪怕雨雪霏霾,也要去追寻阳光。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
“2017年9月20日我带着懵懂跨进温州商学院的大门,初入校门就感受到了学长学姐们的热情,映入眼帘的是穿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让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这种感觉亲切又美好。”叶卓彦学姐谈到初入母校时的场景,十分怀念,“报道的第一站是位于温商最崭新的建筑——综合楼b栋。综合楼外是巨大的海报墙,吸引了很多新生拍照留念。我站在那面巨大的海报墙前,开始憧憬在温商的大学生活。”
曾经是站在新生报到处,一晃而过,便早已踏上社会。叶卓彦学姐感慨到:“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细算来已经毕业590天。虽然现在的我已经离开校园,但每每在温商公众号看到学校的动态,就会想念起我的学生时代。在温商的四年,是不断打怪升级的四年,解锁着不同的角色,练就了不同的技能,也正是得益于学生时期的不断积累,我才能渡过毕业的迷茫期,开启人生新的篇章。虽然在温商的学习生涯已然画上了句号,但温商‘砥志砺行,与时竞进’的校训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伴随着我步入职场,未来我也仍会继续努力。”——“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继续考公,扎根基层,努力做实事。”
学姐寄语
愿共勉: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希望大家珍惜时光,刻苦学习,早日实现人生价值;也要时刻充满正能量,乐观面对生活,坦然看待世间万物,在追逐人生理想的实践中坚定从容、矢志奋斗、战胜自我;将所学化为所用,在探索中获得成功,在奋斗后遇见更加优秀的自己。
最后,祝愿校友们前程似锦,不坠青云之志;祝愿恩师们幸福安康,桃李满天下;祝愿母校蒸蒸日上,铸就辉煌,续写新华章!